国家开放大学免修免考新规,9大核心问题帮你理清思路
2022年6月,国家开放大学正式印发《国家开放大学本专科专业课程免修、免考暂行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。这份历经两年多调研修订的文件,在2002年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免修免考课程管理办法(试行)》基础上全面升级,不仅规范了免修免考流程,更打通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融通通道。对于正在国开求学或计划报考的学员来说,搞懂这份新规,能让学习之路更高效。下面就通过9个核心问题,带大家全面解读这份重要文件。

一、新规定位:不只是“免考凭证”,更是终身学习的“转换器”
很多人以为免修免考只是“少考几门课”的便利政策,实则不然。《办法》明确,免修免考管理是新时代开放大学学历与非学历学习成果转换的“交换机”——它一边连接着你过往的学习经历(比如自学考试课程、职业资格证书),一边对接国开的学历教育学分,让不同阶段、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都能“变现”。
从制度层面看,这份《办法》更是国开完善“宽进严出”质量标准的关键一步。通过规范免修免考流程,既避免了“随意免考”影响教学质量,又能让真正有学习积累的学员节省时间成本,最终助力搭建终身教育平台,让终身学习的“人才成长通道”更畅通。
二、哪些学习成果能申请?范围比以前更宽了
想申请免修免考,首先得知道“自己手里的哪些成果能用”。这次《办法》大幅扩大了认可范围,主要包括四大类:
学分银行出具的“学习成果转换证明”,这是后续要重点说的“学分变现”关键凭证;
各类课程成果,比如国家开放大学的单科注册课程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,甚至其他国民教育系列高校的课程(哪怕只修完单科结业也可以);
官方认可的资格证书,像国家相关部门、行业协会认定的资格证、考核等级证、职业技能等级证等,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证、计算机等级证书等;
国家开放大学总部教务部门认可的其他类型成果,留足了灵活认定的空间。
简单说,只要是你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的学习、考证成果,都有可能被认可,不用再担心“以前考的证白考了”。
三、申请分两种类型:“全免”和“半免”,成绩计算不一样
不少学员会问:“免修免考是连课都不用上、试也不用考吗?”其实不是,《办法》把申请分为两种类型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:
免修免考:顾名思义,既不用修这门课,也不用参加考试。不过要注意,这种类型的课程成绩会直接记为“合格”,不是具体分数;
免修不免终结性考试(简称“免修不免考”):不用跟着上课,但最终的终结性考试(比如期末考)还是要参加的。成绩计算方式也有明确规定——按形成性考核满分的80%,加上终结性考试的实际成绩,再按比例加权合成最终分数。
比如某门课形成性考核占30%、终结性考试占70%,选择“免修不免考”的话,形成性考核部分直接按30分的80%算(即24分),终结性考试考多少分就按70%折算,两者相加就是最终成绩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“想拿分数还是只求合格”来选择。
四、最多能免多少学分?40%是上限,这两门课不能免
很多人可能会想:“能免的课越多越好,最好一半以上都免掉”,但《办法》从质量保障角度出发,设定了明确上限:免修免考的课程学分,最高不超过现修专业“最低毕业总学分”的40%。
这里有两个关键注意点:一是“最低毕业总学分”不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综合实践环节课程,这两门课是“必学必考”,不能申请免修免考;二是选修课程的免修免考也会被计入这个40%的比例,不是只有必修课才受限。
比如某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是100分(不含思政课、实践课),那么最多只能免40学分的课程,超过的部分就不能申请了,得正常修考。
五、成果有“保质期”吗?8年和“终身有效”分情况
“我10年前考的自考课程,现在还能用来申请免修免考吗?”这是很多老学员的疑问。《办法》针对不同申请类型,明确了时效性:
申请“免修免考”的学习成果,原则上“保质期”是8年,从获得成果那天起算,8年内能申请,超过8年就不行了;
申请“免修不免考”的学习成果,终身有效,哪怕是20年前修的课程、考的证书,只要符合条件都能申请;
还有一个重要规则:1个学习成果只能用一次,比如你用某门自考课程免了国开的A课程,就不能再用同一门自考课程免B课程了,不能“重复使用”。
所以如果手里有符合条件的成果,建议尽早申请,尤其是“免修免考”类型,别等过了8年有效期。
六、不在现行条件里的成果?可以申请“特殊审核”
如果你的学习成果不在《办法》列出的“现行申请条件”里,比如参加了某个地方政府组织的特色培训、获得了小众但专业的证书,是不是就没法申请了?
其实不用急,《办法》坚持“开放原则”,明确规定:这类成果可以由国家开放大学总部教务部门、教学部门联合组织专家,专门审核“成果转换为学历课程免修免考的规则”,只要审核通过,就能和学历教育融通互认。
这一点特别重要,意味着哪怕是“小众成果”,也有被认可的机会,不会因为“不在清单里”就被一刀切。
七、参加赛事获奖?综合实践课可能能免
对于喜欢动手、擅长实践的学员来说,好消息来了:《办法》明确,参加专业相关赛事获奖,有可能免修免考“综合实践环节课程”(比如毕业论文、实习报告相关课程),具体分两种情况:
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单位组织的专业技能大赛、案例大赛、创新创业大赛等与综合实践相关的奖项,不管是一等奖还是三等奖,都有机会申请;
获得国家开放大学自己组织的同类赛事(专业技能、案例、创新创业)三等奖及以上奖项,也能申请。
比如学计算机专业的学员,参加省级计算机技能大赛获奖,学电商专业的学员参加国开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拿了三等奖,都可以申请免掉对应的综合实践课程,不用再花时间做实践报告了。
八、学分银行的成果怎么用?“转换证明”是关键
很多人听说过“学分银行”,但不知道里面存的成果怎么“变现”。这次《办法》直接打通了“最后一公里”,把学分银行的成果列为重要申请来源。
具体操作很简单:如果你在“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”或“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”里存了学习成果,首先要向学分银行申请开具《学习成果转换证明》——这是申请免修免考的“核心凭证”。
只要你的成果在学分银行的“成果名录清单”里,拿着这份证明,再按照《办法》的转换规则和审核流程,经过专家“一揽子审核”后,就能成为学历课程免修免考的依据。相当于把“银行里的学分”取出来,直接抵扣国开的课程学分。
九、申请流程怎么走?全在“一平台”上完成,3步搞定
以前申请免修免考可能要跑线下、交纸质材料,现在《办法》统一了流程,全部通过国家开放大学的“一平台”在线完成,步骤很清晰:
查规则:“一平台”会定期发布免修免考的具体规则,先对照规则看看自己的成果是否符合条件;
提交申请:通过自己所在的学习中心,在平台上在线提交“免修免考申请表”,不用再跑线下;
等审核:先由所属分部审核,再由总部教务部门终审,审核结果会通过平台在线反馈给你,不用再担心“材料交了没下文”。
整个流程公开透明,还能实时查进度,比以前更方便高效。
总结:新规的核心是“灵活又规范”,为终身学习铺路
看完这9个问题,不难发现国家开放大学这次的免修免考新规,核心是“既灵活又规范”:灵活体现在扩大成果认可范围、开放特殊审核通道、区分“终身有效”和“8年有效期”;规范则体现在明确学分上限、统一审核流程、严格成绩计算方式。
对于学员来说,这份新规的意义在于:你的每一份学习积累、每一个证书、每一次赛事获奖,都有可能转化为学历教育的“学分”,不用再“从头学起”;而对于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来说,这更是打通“不同学习渠道”的关键一步,让“终身学习”不再是口号,而是能落地的便利政策。
如果你是国开学员,建议赶紧对照新规,看看自己手里的成果能不能申请免修免考;如果是计划报考的学员,也可以提前了解,做好后续的学习、考证规划,让求学之路更高效。
本文标签:山东成考 国开答疑 国家开放大学免修免考新规,9大核心问题帮你理清思路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(http://www.sdck.sd.cn)
填写下方信息,立即领取山东成人高考《备考方案》!
《山东省成人高考网》免责声明:
1、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,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。
2、本站内容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,标注来源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,本站将第一时间尽快处理删除。联系邮箱:812379481@qq.com。







![扫码加入[山东成考交流群]获取山东成考政策、资讯、以及学习资料、试题题库及真题答案,与千万考生互相交流、共同进步!](/template/eyou/pc/wximages/weixinqun.png)
